央行:引导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消费需求稳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缓中趋稳。物价涨幅总体回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国际收支更趋平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51.9万亿元,同比增长7.8%;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降至2.6%。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前几个月,根据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物价涨幅有所回落等变化,前瞻性地加强预调微调,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灵活开展公开市场双向操作,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促进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下半年以来,根据流动性供给格局的变化,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和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较大步伐,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人民币跨境使用进一步扩大。金融企业改革继续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在创新和规范中加快发展。
货币信贷增长符合预期。2012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9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8%。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0%,比年初增加8.2万亿元,同比多增7320亿元,贷款结构继续改善。
社会融资增长较快,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融资结构更趋多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下行,12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8%,比年初下降1.23个百分点,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55,比上年末升值0.25%,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22%,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强,推动内需增长的积极因素在增多,在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下,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加大。国内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部分领域投资冲动持续较强与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相对不足并存,结构不平衡问题仍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当前物价对需求扩张仍比较敏感,需要特别关注预期变化可能对未来物价产生的影响。在经济转轨发展阶段,金融宏观调控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存量信贷资产的结构调整力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体系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坚持市场化取向,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